“五一”菜篮子商品丰富 供应充足
时间:2008-04-30
近段时间,由于各级政府重视菜篮子工作,加大菜篮子生产扶持力度,加上气候条件较好,没有往年常见的倒春寒,温凉适度,雨量适中,有利于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目前全市“两荤两素”四大菜篮子商品货源充足,购销两旺,价格稳定。 一、当前四大菜篮子商品供应基本情况 生猪 投售增加,销售疲软,价格连续小幅下跌。由于各级政府重视生猪生产,生猪防疫、生猪保险等政策措施到位,加上目前养猪利润较好,生猪生产恢复很快,近期猪源充足,投售量增加,价格连续下跌。4月下旬(截至29日)猪肉批发平均每公斤24.31元,比中旬25.11元下降3.2%,比上旬25.28元下降3.8%,比3月份25.65元下降5.2%。但4月份的平均价24.90元,仍比去年同期14.25元上升74.7%。肉价仍在高位运行,而外来务工人员是吃肉的主体,由于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猪肉消费明显受到抑制。市区4月份(截至29日)猪肉销售45161头,日均1557头,比去年同期销售58429头,日均1948头,减少20.1%。虽然批发价格连续下跌,但零售价格变化不大,一则由于价格传导的滞后性,从批发到零售跌价要滞后10-15天;二是猪肉销售减少,零售摊主收入减少,从批发跌价中增加点收益。 水产品 临近“五一”小长假,婚庆、旅游、团购以及餐饮业等对水产品需求量有所增加。江东水产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从200余吨增至近300吨。目前东海尚未禁渔(禁渔期6月16日至9月16日),70%左右鱼类是东海捕捞产品,主要有带鱼、鲳鱼、乌贼、鱿鱼、小黄鱼、梅鱼、马面鱼,及蟹、虾等。另外,福建、广东等外省水产品,本地养殖大黄鱼、鲈鱼,以及进口金枪鱼等洋鱼约占30%。由于柴油价格、渔工工资等大幅度上涨,特别是柴油供应紧张,很大程度抬升了水产捕捞和运输成本。今年4月下旬与去年同期相比,高档水产品价格上涨15%左右,中低档价格上涨10%左右。受节日效应影响,预计中高档水产品价格还会略有上涨。 蔬菜 由于气候温润适宜,有利于蔬菜生产和运输。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去年搬迁至周宿渡后,交易场地7万多平方米,交易条件大为改善,交易量大幅度增加。4月份,该市场日成交蔬菜1400吨,比去年同期日均增加1222吨,增长15%。近期近郊地产时令蔬菜,像茄子、番茄、黄瓜,以及青菜、芹菜、花菜上市量较多,加上外省土豆、尖椒、冬瓜、萝卜、洋葱等大批到货,价格连续下跌,从4月上旬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2.27元,中、下旬分别降至2.08元和2.05元,降幅在8.4%左右,而且近日还继续呈现货多价降趋势。 豆类制品 市区每日销售豆类制品110吨左右,豆类原料有一个月的库存周转,储存充足,加工能力有余,供应没有问题。由于豆类原料、辅料(食用油)大幅涨价,去年下半年以来,豆制品提价30%左右,豆芽提价17%,至今价格保持稳定。 二、今年“五一”节日市场特点 一是长假缩短,节日来甬人员减少,菜篮子商品供应压力明显降低。从今年开始,“五一”节从原来的7天长假缩短为3天,市外来甬人员较往年将明显减少,客观上为菜篮子供应保障减轻了压力。 二是国际原油等基础价格上涨,菜篮子商品价格涨价压力明显提高。当前菜篮子生产、运输成本普遍上涨,除蔬菜因气候原因产销两旺外,其他商品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经营户经营压力较大。 三是天气转热,鲜活商品容易变质,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加大。“五一”节处于春夏之交,气温回升,梅雨将至,各种病菌容易孳生,上市菜篮子商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提高。 三、近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认真做好“五一”节日期间菜篮子商品供应,根据今年“五一”节日市场特点,我局高度重视,提前部署,把节日市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繁荣菜篮子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抓好“两荤两素”四大菜篮子商品货源组织和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开展“五一”节日及夏季菜篮子市场供应调研分析,全面掌握市场运行动态。近期我局严密监测市场运行,分析产销动态。及时组织召开涉菜骨干企业供应保障座谈会,要求有关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做好供应服务,保障节日期间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平稳,质量安全。 二是发挥骨干企业货源集聚功能,确保货源落实到位。我局充分发挥生猪中心屠宰场、蔬菜、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骨干企业在货源调运方面的作用,提前落实产销衔接,搞好应急经营储备,多管齐下保障菜篮子市场供应。 三是加强检测检查,保障上市商品质量卫生安全。为切实保障节日消费安全,节前我局针对近期天气转热,鲜活商品容易变质,影响商品质量安全的情况,及时要求有关企业加大各类质量安全的检测力度,增加检测批次,并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菜市场和生鲜超市菜篮子商品进行质量卫生安全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批零市场管理者查证验物、台帐登记日趋规范完善,广大经营者品牌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质量安全总体良好。